Initia 空投复盘:散户翻身仗,精准的预期管理,Initia 究竟做对了什么?
作者:冰蛙
去年,我写过一篇《如何做好空投预期管理:项目方“大格局”的正确展开姿势》。
然而,现实却讽刺地向我展示了行业的另一面——用户预期崩塌,项目方信任破产,资本陷入恶性循环,我被迫进入维权赛道。
空投也从增长引擎沦为“收割游戏”,直到Initia空投的出现,它不仅验证了我的观点,更证明了一场“没有输家”的空投是可能的。
Initia 这次空投向整个行业展示了什么叫大格局:用透明度构建信任,以合理的规则管理预期,让空投不仅仅是市场营销工具,更成为项目治理的基础设施。
一、Initia空投策略:拒绝PUA,拒绝炫技,回归朴素的用户运营思维
去年9月份,Initia的两位联创有过一次采访,核心理念是希望项目跟社区保持高度一致性和创造长期持久的财富效应,并旗帜鲜明的反对短期主义,从前边第一部分的分析和创始人的发言,你会发现从产品设计、代币经济学设计到最终的空投,项目的确是在践行长期主义。
Initia的空投仔细分析来看,并无任何特别高人一筹的空投策略,也没有吊着萝卜PUA用户的骚操作,尤其是整个空投近乎于“去KOL化”,我称之为一种朴素但非常有效的“菜市场哲学”。无它,公平、诚信、透明,仅此而已。
1⃣透明:规则前置、进度透明
在空投上,项目在首个测试网任务阶段,即明确给予激励,同时在结束后,不拖延、不含糊,明确告知用户,后续没有激励。
其次在整个空投期间,测试网阶段即启动反作弊机制,而非事后修改规则,消除老鼠仓疑虑,不像某些项目,先暧昧默许机器人冲量,空投开始后再磨刀霍霍。
这就像客户去明码标价的菜市场一样,进去就能看到价目,你要不要买自己决定,而不是挂羊头的价,卖的确是狗肉。
2⃣公平:普惠空投,动态调节
Initia这次空投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与传统项目围绕KOL和巨鲸设计的空投机制不同,Initia创建了非常具有包容性的代币分配框架,格局非常高。
零门槛覆盖:多数用户仅需完成两条推文即可获得400 代币,将参与权下沉至真实用户群体。
长尾激励设计:在yap积分上,空投覆盖4000名用户(远超YAP榜单前100模式),使中小参与者获得与其贡献匹配的回报。
动态调节机制:剔除100万低阶用户,将更多代币分配给深度参与者,形成越活跃-收益越高的正反馈
整个过程,无论你是KOL还是普通用户,更看重规则的公平性,而不是侧重KOL带货效应。
3⃣诚信:言出必行,拒绝PUA
在这一点上,项目在多处均有体现,基本没有模糊的承诺,创始人发推说明要月底启动,随即月底开启TGE。
此外测试⽹与主⽹开发基本进度⼀致,70%后剩余3个⽉时间,有着清晰的规划路线;在空投中照样如此,测试网截止时间,发推和DC异常明确,言出必行。
二、Initia让用户感受到了真正的长期主义
在上述三点基础上,社区用户自发维护项目就不难理解,让用户感受到真正的长期主义,而非短期的投机博弈。这种信任的积累,使用户不再只是冷漠的“空投猎人”,而是逐渐成为项目的有机参与者,甚至主动推广、捍卫生态。当规则清晰、利益绑定、价值共生,社区的粘性与忠诚度便自然而然地形成。
Initia 证明了:去中心化世界的核心,不是KOL,而是沉默的大多数,传统项目空投往往围绕KOL和巨鲸设计,导致普通用户沦为“陪跑者”。而Initia 的策略强调普惠性、贡献量化、透明兑现,让每个真实用户都能获得匹配的收益。
从商业本质来看,Initia 的成功并不依赖复杂的“魔法技巧”,而是回归最基本的商业伦理:长期主义从不需要花哨的设计,只需要把简单承诺100%兑现,仅此而已。
这在现实物理世界的百年老店、菜市场的商铺经营中比比皆是,简单,但能收获持续的信任。
三、展望探讨: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空投?
空投在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必要,我想Initia已经给出了答案,我相信如果继续按照这种真诚的运营方法,持续进行技术开发,这个项目的生命力和高度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个行业,在空投上眼瞅见的越走越歪,多数项目沉迷在宏大叙事上,在空投上一片拉垮,initia证明了,只要你能老老实实做好一份拉面,这份真诚就远比比虚构的满汉全席更有生命力,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运营哲学,但我想它可能是一个破局点。
空投并非是零和博弈的筹码,它也不应该是收割工具,它理应成为行业的信任基建,在当前的行业中,一个好的空投无非是:透明(规则可验证)、贡献可量化(公平)、收益可积累(长期主义)、价值能扩散(生态绑定),承诺能践行(诚信)。
一个更深的思考在于,项目方和资本究竟视用户是流量还是资产,如果你不把用户当作资产去运营,而仅仅是流量,那么这个对立、扭曲甚至是维权就不会停止。
加密行业仍处于冷启动阶段,空投依然是必要的市场工具。但如果只把用户当作流量,而不是长期资产,那么行业就会陷入“用户短期套利-项目方收割-市场信任崩塌”的恶性循环。行业需要的不是空投生产关系的革新,而更需要项目方、资本方对规则细节与社区保持相同的认知。
或许,我们可以说,是时候要进行空投的供给侧改革了!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DeFlow_Intern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关税政策重创加密市场,机构分析师们怎么看后市?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OdailyChina)作者 | Asher(@Asher_ 0210 )关税政策的蝴蝶效应,在加密市场掀起飓风。今晨 4 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宣布对全球绝大
-
加密市场板块全线下挫,BTC 跌破84000美元,仅 RWA 板块相对坚挺
深潮 TechFlow 消息,4 月 3 日,根据 SoSoValue 数据,受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关税、设 10%“最低基准关税”等因素影响,加密市场板块全线下挫,24小时普遍跌幅约达 2% 至 6%
-
Web3 的超级连接器?FO-X 致力用 meme 撬动 10 亿消费者
作者:momo,ChainCatcher在经历多轮热潮后,meme是最大的流量担当,也非常容易破圈。一些聪明的项目方已经开始拥抱meme ,并计划让meme发挥实用性。 Web3生态系统FO-X 就
-
孙哥与 FDT 纠纷背后:援助 4.56 亿美元填 TUSD 的坑, 资金却被挪用疑云重重?
市场对稳定币的信任也因此受到了考验。撰文:深潮 TechFlow加密市场最不缺的就是纠纷,而关键人物的纠纷则可以直接影响资产价格。2025年4月2日晚,孙宇晨(Justin Sun)发布X帖子,称Fi
-
说好下次不亏,却还是输了:市场是怎么让我们重蹈覆撤的?
随着时间推移,你或许会学会减少损失,但你仍然会输。作者:hitesh.eth编译:深潮TechFlow当我在2017年初真正理解比特币的潜力时,那种感觉就像在数字时代发现了火。这不仅仅是另一种资产——
-
对话 Sign 联创 Xin Yan:SIGN 不想成为下一个VC币
嘉宾:Xin Yan,Sign 联合创始人、CEO 采访:念青, ChainCatcher4月1日愚人节当天,Sign和社区开了一个“Sign TGE info link”的玩笑。但这也不完全是玩笑,
-
告别「躺赚」,稳定币巨头探索国债之外的盈利模式
市场竞争白热化,传统金融入场,收益型稳定币崛起;Tether、Circle 探索“Plan B”,Coinbase 力推“链上利息”改革。各位读者,大家好!这是第三期 Stable Weekly,本期
-
前币安期货团队推出 StandX ,致力首创“Trade Earn”模式革新 Preps DEX
2025年4月7日,由币安期货创始团队成员创立的StandX(standx.com)正式推出首款产品DUSD。 DUSD 是StandX 的首个产品 —— 一种具备收益属性的稳定币(yield-bea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