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ily专访Gate.io创始人韩林:今年合约板块目标是市占率10%

互联网 阅读 13 2025-02-24 11:40:08

Consensus Hong Kong 2025 归来,整理回顾会场演讲内容,略感失落。所幸,有机会与几位头部交易所和公链的负责人约访,深入探讨,收获颇丰,于此分享。

适逢近期市场方向不甚明朗,热点快速轮动却无以为继,专访 Gate.io 创始人兼 CEO 韩林,就加密行情阶段、垂直领域趋势等话题展开交流,借由这位 12 年行业老兵的视野,为广大参与者指点迷津、传递经验、种植信心、提示风险;韩林亦基于多年指导运营大型交易平台的心得,阐述 Gate.io 在各业务条线的侧重和进度,上币流程和幕后工作细节、平台币 GT 的价值支撑,赞助 F1 红牛车队的缘起等。

为清晰呈现,将采访问答精简概括如下,enjoy~

Odaily专访Gate.io创始人韩林:今年合约板块目标是市占率10%

特朗普就任,利好政策稳步落地,短时既无消息面刺激,也无新资金的入场,市场整体进入滞涨期。您如何判断接下来的行情阶段? 25 年会有牛市第二波吗?有哪些指标可以作为交易决策的依据和参考?

韩林:我的感受是,行情其实还不错

非常短期来看,周末、节假日时会变差一些。但 23 年 11 月左右就开始转好, 24 年有 Meme 驱动,整年都不错。今年,特朗普发币后,将有名人效仿。

区块链本身概念枯燥,普通人较难接受,但币,尤其是有巨额涨幅的 Meme,让新人带着兴趣进场,之后会非常容易发现比特币等主流资产,待风险偏好回归、转向长期主义时,Meme 带进场的资金最终有部分将回流到更保值的主流币。

后市行情走势的话,非常难预测,我会认为随着虚拟资产主流化,将受宏观政治、金融事件影响大

不过,身处交易所,对市场情绪的感知很明显—— 23 年熊市,似乎我们做什么活动或宣传都很难引起用户的反应,全行业流量下滑很厉害,而 23 年底铭文点燃市场那波后,再到 24 年牛市,明显情绪高涨。

现在,很多金融操作转向链上,数据更易从外部监测,比如单看每日发币数量,都很大。这与 CEX 的数据趋势是吻合的。

很多老交易员、持币者在期待山寨币崛起,但更广泛的观点认为山寨币颓势明显,您怎么看?

韩林:Gate.io 是 13 年起步的。彼时对山寨币的定义是 copy coin,比如最早的 Meme 币 DOGE,以及一些复制代码的分叉币。拉长时间来看,只有极少数头部存活,保值率很差。尤其是 Meme,靠热点和社区共识,涨跌都快。反观主流币,大起大落后,整体趋势向上。

因此,我们不是特别建议小白用户参与山寨项目,选标的之外的产品选择上,也可以尝试理财等适合非专业用户的收益方式,把风险降下来。对金融很有经验的用户,在 Gate.io 上也可以善用多种金融工具,如合约产品。

聊到 Meme,算是去年下半以来的资金流转动力源。但随着特朗普发币,Meme 进入到下一阶段。您认为当前大多数散户还有参与 Meme 的方式和机会么?

韩林:分长短期。

长期的话,可以借助定投、理财等方式参与主流币来生息。

短期的话,我要强调,交易是很需要专业本领的,比如合约党。

Meme,不建议小白盲冲,能最终成为头部主流的概率很小。

2024 年底各机构都预测 2025 年是 Web3×AI 大年,但 AI Agent 板块较高点下跌 80% 以上,这一领域会因怎样的产品或事件实现逆袭?

韩林:Web3领域从来都不缺概念和炒作,最重要的是要看真实需求和产品实际解决(需求)的结合度

Gate.io 其实有在利用 AI 处理些实际的工作,如数据分析,既包含行情数据,也有平台的运营数据。

一些非常专业的量化机构等传统金融公司有在用神经算法在传统金融,辅助选择交易方向。但要到能辅助普通用户交易决策的程度,路还很远。

您个人近期有做哪些投资,会比较关注哪些细分领域、方向?对 CEX 用户有何建议?

韩林:我个人投资的精力有限,大多时间都在考虑平台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但我们的风投部门 Gate Ventures 会关注生态相关项目,看大量标的,如之前的L2(解决扩容问题)、zk 芯片,Crypto 支付、钱包等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驱动项目

Gate.io 会为 Gate Ventures 提供资金支持,Ventures 独立执行投资决策流程。联动方面,如果被投项目能达到上币标准,也会复用 Ventures 此前的尽调等工作成果。

接下来的问题,我们从行业转向 Gate.io。2025 年,Gate.io 整体的业务目标是什么?

韩林:Gate.io 的强项是产品功能的首发和齐全, 13 年就支持大概几十种币,在当时非常少有平台能做到,这方面我们保持优势——持续给用户提供优质资产现货交易机会。

合约方面,Gate.io 从去年开始发力。这将是 25 年的重点业务。

Web3行业遵循传统金融的路径,合约早期交易量少,但迅速超越现货;且加密金融的发展更快。对标传统金融的话,合约交易量为现货的 5 ~ 6 倍是正常的。Gate.io 从去年(合约业务) 2% 市占率起步到目前的 5 ~ 6% ,25 年底目标是 10%  。

此外,Gate.io 也在积极发展 ETF 和期权业务,但更多面向专业投资者。

用户印象中,Gate.io 对热点非常敏锐,上币速度也快。在决策是否上币前中后,大概需要哪些部门怎样的判断和风控流程?团队规模和分工是?如果上现货的话,短时间内如何收大量筹码支持流动性?会和团队、做市商沟通?

韩林:上币部门分两组,寻找优质标和尽调,各几十人。上项目又分两类:

一是传统些的团队,尽调组会着重并交叉审核团队背景、资方情况、token 分布规则、业务模式、风控措施等,确认项目的长期存续性;

二是社区驱动型项目,可能已经在 DEX 上线,上币部门还会评估社区热度、用户接受度、链上数据、筹码分散程度等等,也会面向用户做风险提示。

至于初始流动性,通常代币已在外部流通过,有提前预备量;还有一些首发项目,向用户空投过代币,社区已持有足够筹码。

此外,Gate.io 有几百家合作做市商,虽然不会直接对接给项目,但如果项目需要,也会引荐。

交易之外的产品板块,如理财、Startup、Launchpool、跟单、“币圈”、钱包等,近期有何值得用户重点关注的进展?从 Gate.io 自身的角度,哪个板块的优先级最高?

韩林:这段时间整个行业发展很快,尤其是 DEX 和钱包

Gate.io 做得比较多的工作,也是很早就起步的产品是钱包。我们 18 年开始做多链钱包,彼时市场上一币一钱包,有手机端的少。20 年 DeFi Summer 时 Gate.io 开始做 DEX 相关平台,并在几年内,逐步将交易所功能(Meme 交易、转账、理财等)转移向钱包,同时融合两者产品端,顺应行业模糊 DeFi、CeFi 边界的趋势。

Gate.io 钱包还有一项特色功能,将其钱包各链地址在后端映射合一,对于用户而言,即便转账时填了其他链的地址,依然能收到币。

GT 屡创新高,得益于哪些赋能操作或基本面攀升?您如何归因?

韩林:GT 既是 Gate.io 平台币,也是 GateChain 原生币。

18 年,我们想做条创新链,不想成为条普通的山寨链,方向选择了“用户资产保护”,包括防盗、可找回,也兼容 EVM、支持 DeFi 应用等。去年,GateChain 支持了L2。

用户参与平台和生态,自然对平台币有认知。一旦持有,会拿到每日空投等福利,看到 Gate.io 将利润切实分配给持有者,对 GT 的印象好,又会增加持有、绑定更深,GT 价格稳定向上,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当然,市场有涨有跌,买平台币也对应风险,我们做好风险提示,用户自行判断。

Gate.io 的对外合作包括金融科技业内以及品牌向的如体育明星,如近期成为 F1 红牛车队官方赞助商,这项合作是如何促成的,能否分享一些双方从接触到最终达成的趣闻故事?Web3 企业在传统广告渠道进行投放,一般的转化率是多少?

韩林:我自己是技术出身,Gate.io 此前的市场风格也相对低调。同时,Gate.io 前几年产品还有缺口,需要从无到有补全。你会观察到我们上理财、量化、动态、直播等首创功能快速,得到老用户认可。还有些枯燥但重要、用户弱感知的幕后工作,如 20 年开始做储备金证明等,让用户有能力判断平台是否私挪资金。

到了 24 年,产品功能逐渐完善,且全球新用户进场,我们便着重发力品牌合作。如 24 年上半年赞助国际米兰足球队,双方“追求冠军”的理念相投。下半年,接触 F1 领域,发现 F1 采用了很多最新科技,在阿联酋和新加坡 Token 2049 等期间,两波人群有所重叠。赛车 Crypto,恰好代表了科技 金融对最前沿的追求

我个人之前对 F1 了解并不多,开始以为一些豪车品牌更厉害,后来知道红牛车队的赛车手在F1中排名第一。加之红牛车队内部本身有 Web3 部门,沟通对接十分顺畅高效。25 年初,我们达成签约合作。

转化率测算的话,Crypto 交易平台不像衣服、饮料这种实体商品(生成顾客信任还需要 7 次曝光),更多是 logo 出现在球衣、赛车、赛场上,让体育爱好者、运动人群留有印象,当有一天对 Crypto 产生兴趣,便可以来深入了解。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各家交易所老板在 X 等社交平台活跃?您今年更希望增加还是减少发声频度,团队中会希望推个人 IP 吗,背后的考虑是?

韩林:这件事更多看各家交易所老板性格。确实有人外显些,我是技术出身,内敛些,但在这个位置有责任宣传企业,让用户认识和信任 Gate.io。我要做个人 IP,强求张扬外向,可能效果不好。所以,顺其自然些吧。

去年 11 月专访 Gate.io CBO Kevin Lee:行情大好,交易所如何成为保障用户权益的重要关口?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揭秘Lazarus Group入侵手法:一场针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国家级APT攻击 下一篇:挑战Raydium流动性地位,Pump.fun自建AMM池背后的生意经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