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背后,进军 Web3 的 Z 世代

互联网 阅读 533 2022-12-24 06:02:00

奔赴 Web3 的 Z 世代,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Z 世代,也称“互联网世代”、“数媒土著”,1998 年之后出生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生活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影响之下。他们敢拼、敢想、敢于实践,与自由冒险的 Web3 精神有着天然的耦合,Z 世代成为 Web3 中第一批原住民,给行业带来了无限期待。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正如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Web3 领域中佼佼者者层出不穷,其中不乏 Z 世代的身影。据青山资本调查显示,Z 世代正在崛起,网站中大部分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都出于 Z 世代。

学习

后浪来袭,Web3 中的额 Z 世代往往以“朝气蓬勃”又“意气风发”的形象出现。毕业名校、Web3 创业、就职明星项目......这是大众眼中对他们的固有印象,而这些又往往与“家境优渥”、“前人铺路”等现实因素密不可分,这无疑使得他们的“Web3 奋斗者”标签有些冠冕堂皇。

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大部分 Z 世代尚处于高校之中,跳出刻板印象,他们的背景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就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而进军 Web3 的探索经历使他们不再“普通”。

激流勇进的 Z 世代群体如何入门 Web3?而处于加密寒冬之中的他们又面临着哪些的机遇与挑战?TinTinLand 与来自浙江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深圳大学的几位 Z 世代 Web3er 详细聊了聊,从他们的故事和经验之中,或许能折射出行业发展的另一面。

入场,不安现状的一种选择

Web3 概念在 2014 年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波卡创始人 Gavin Wood 提出的。此后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达到了质的飞跃,2021 年生态爆发,Web3 从互联网概念逐渐走向价值验证。与国外相比,Web3 概念的传入与兴起都相对较晚,与之相应为 Web3er 提供的资源也相对较少。目前 Z 世代目前大部分成员尚在国内高校学习,而从校园进入 Web3 本身就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

来自浙江大学 G 同学提到他加入 Web3 的历程是“比较幸运”的。他加入了浙江大学区块链协会,协会中设有技术和商业部门,并且对入会成员有相对完整的培养和发展计划。链协定期举办 Workshop 活动,与校内外的工会、校友达成合作关系,联合举办相关活动。而浙江大学对他们也相对重视,在 2018 年 V 神还到访浙江大学的时候,该协会成员也参加了当时的活动。G 同学利用链协中的学习资料,入门了 Web3 技术,并且进行了一些 Web3 开发工作,参加了黑客松之类的区块链活动。

学习

此外,入场 Web3 并不会受到专业限制,只要有想法、有行动力,任何专业都能在 Web3 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来自中南财经大学链协的三位同学分别来自金融工程、信息安全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谈及他们的加入过程,他们不约而同表示处于对“新事物感兴趣,想加入了解一下”。目前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Web3 项目的实习经历,但基本上都是“浅尝辄止”。目前,链协还设有一个 Web3 的科研课题和 Meetup 线下交流活动。

而来自深圳大学 P 同学则是以“资深” Web3er 身份加入学校链协。P 同学早在 18 年就接触到区块链领域,当时面临中考压力,希望能找到一个“发泄口”,偶然间发现了区块链领域,开始通过探索 Web3 新事物来缓解压力。他从一些社媒资讯中开启了对以太坊生态的探索,从中学习一些技术文章。此后结识了一位 Web3 “引路人”,在他的支持下开始自己运营自己的 DAO,目前还在进行 DeFi 项目的研究工作,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迷茫,探索未知领域的常态

与传统互联网现实反推概念不同,Web3 是典型的概念前置。当下,Web3 作为科技前沿的代名词,与之相关技术、产品日新月异。而要想了解学习关于 Web3 相关内容的 Z 世代是个不小的挑战。

“有些事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有些事情理解了又为时已晚,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在不清楚自己的心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所以才会感到迷茫与困惑。”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话似乎也适用于探索 Web3 的 Z 世代。

学习

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并不简单

浙大的 G 同学提到,目前他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协会内部成员互相交流,比如大家一起搜集资料,一起同步最新资讯,如果有成员参加过黑客松之类的比赛也会分享经验。G 同学在去年第一次参加了 Web3 领域的黑客松大赛,赛前他请教了有参赛经验前任会长,并和协会内部成员一起组队开发,最后在黑客松比赛中获得了最佳大学生的奖项。这是他的第一次 Web3 实践,他告诉我们,“真的挺坎坷的”,从 0 到 1 搭建产品不仅需要技术,还涉及产品开发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是对于我们一直在校园中的开发者来说有些困难。但其实开发产品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大家可以勇敢迈出实践的第一步。

Web3 学习的过程并不轻松

而来自中南财经大学链协的 H 同学则对 Web3 学习途径有所困扰。由于他并非计算机技术专业出身,因此并没有相关的代码开发基础。为了能够进一步深入 Web3,他会利用课余时间在谷歌、B 站上面搜索一些教程。但是碍于目前还有学业压力,很多情况下没有办法摄入太多新知识。此外,Web3 技术涉及面十分驳杂,目前校园环境中缺乏专业的 Web3 开发者的指导,自己学习总会有一种“摸不到头脑”的感觉。

学习

同样地,来自深大的 P 同学提到虽然目前看技术文档比较多,但更多是为了研究目的,而并非开发目的。他现在虽然有想要学习 Solidity 的意愿,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抛开客观条件因素,从主观上他考虑到,“如果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就需要重新进行认知体系的重构,而这个领域对我来说有点繁杂了。”

前行,Z 世代担负时代变革

有迷茫,有徘徊,但是进军 Web3 的 Z 世代并未止步于此。甚至尽管近期的加密领域相对低迷,行业从过去两年的繁荣中迅速入冬。这些都没有浇灭这群年轻人对 Web3 的热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Web3 已经成为了他们探索进取的坚定方向。

持续学习,持续前进

“熊市不着急,主要是想学习和沉淀。”来自浙大的 G 同学告诉我们他目前在 Web3 领域发展的重点是开发学习。目前他主要在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做一些项目产品的开发,也希望有机会能够参加一些黑客松比赛,不断在历练中成长。“能开发出什么东西来的感觉真的很好”。此外,他提到有一个智能合约的寓教于乐的一个编程网站叫“加密僵尸”。你可以跟着他的指导一步一步的尝试写一写。

学习

挤出时间,勇于实践

尽管校园之中学习时间有限,中南财经 H 同学还是会选择挤出时间学习。他一般会利用寒暑假的大段时间系统学习一些课程,比如曾经参加过 Moonbeam 开发课程,希望能够对跨链开发有更多的了解。而在校期间则会上一些有关金融科技的课程,希望能尽快地对 Web3 底层的算法、技术有一些掌握,以方便我后续的开发实践,或者最好能够参与到 Web3 项目的实践之中。

趁着年轻,多去历练

深大 P 同学则提到他经常会“压榨”自己。他希望趁着现在还年轻,去创造、去获得更多的项目经历,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此外,他认为在历练的过程中,同“优秀的人共事”也是快速成长的一个方式,而在这期间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独立的认知体系和高效的协作方式。最后,他觉得养成在筛选 Web3 信息的能力也十分关键,大家可以关注一些 Web3 资讯媒体,养成每天了解前沿资讯的习惯。

后生可畏,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Web3 世界里,首次出现的少年名人应当是Vitalik Buterin(V神)。2014 年,他与 Gavin Wood 共同推出以太坊之时才 20 岁。如今,以太坊已成为整个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平台之一。

当下,大部分都 Z 世代是 20 出头的年轻人。诚然,他们或许没有丰富的 Web3 开发经验、没有多次 Web3 项目实践阅历,但他们从懵懂好奇到坚定钻研,在探索新领域的过程中以独到的见解与敢于开拓的精神不断前行,“未来属于年轻人”,Web3 的未来也将由不断成长的年轻一代来创造。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对话:DeFi 新叙事的两类方向 下一篇:回首2022,加密市场将何去何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