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计算
撰文:周航
本文不得不中英混杂来规避一些问题,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语言腐败。
在科技圈混久了,谁都绕不开摩尔定律。那句话耳熟能详:芯片上的晶体管每隔十八到二十四个月翻一倍,算力就跟着上一个台阶。别看这只是个经验公式,它其实塑造了过去五十年的世界。电脑越来越快,手机越来越聪明,AI 甚至能写文章,全是因为摩尔定律撑腰。
我有时候就想,社会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规律?不是晶体管,而是我们人类自己。我们怎么组织、怎么做决定、怎么处理复杂的问题,这里面有没有一种「算力」在升级?我越想越觉得有——这个东西就是 Democracy。
Democracy 不是一堆空话,而是一个机制,一台机器。它能把千千万万人的信息和判断汇总起来,然后跑出一个结果。它慢,它吵,它乱,但它就是社会的「超级计算机」。
Democracy 其实就是一台分布式计算机
你可以这么想:一个人投票、发言、表达意见,就像 CPU 执行了一条指令。单个指令没什么,但几百万、几千万个合在一起,整个社会就完成了一次大型运算。
Autocracy 更像单机。所有决策集中在一个 CPU 上,反应很快,要修高速、搞工程,几个人点头就上马。表面效率高,但一旦这颗 CPU 死机,整个 State 蓝屏。历史上我们已经看过太多这样的故事。
Democracy 是分布式系统。它的节点多,延迟大,常常吵得不可开交,但系统不容易崩。某个地方坏了,别的地方还能顶上。社会越复杂,越需要这种分布式的架构。
举个新鲜的例子:PolyMarket。它是个预测市场平台,用户可以买「是」或「否」的股份来赌未来会不会发生某件事。比如「2025 年美国会不会陷入衰退」。股份的价格就是大家心里觉得发生概率的数字。新消息一出来,价格立刻动,市场在不断修正。
这就像一台小型的分布式计算机:不同人带着不同信息下注,最后市场价格就是一个合成的结果。它不完美,但常常比专家预测更靠谱。
2024 年美国大选期间 Polymarket 上特朗普、拜登、哈里斯三人的胜率走势,精确预测了结果
这就是「Democracy 的算力」:不是靠几个天才拍脑袋,而是靠无数普通人不断输入、不断修正,合成出一个更贴近现实的判断。
这台机器当然也有毛病
有人会说:那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的 Democracy 社会一团乱麻?议会吵翻天,政府关门,选举打成狗咬狗,这哪像什么「超级计算机」?
其实这就像你第一次看分布式计算机的运行日志,满屏报错、延迟、冲突。外行看着乱七八糟,内行知道这是系统的常态。分布式的好处不是它没有问题,而是它能在有问题的情况下继续跑下去。
不过话要说回来,这台「Democracy 计算机」确实有自己的瓶颈:
-
信息噪音:人人都能发声,假消息、垃圾言论也满天飞,信噪比下降。
-
极化:节点之间不交流,反而对着骂,算力被浪费在内耗上。
-
短期化:选举驱动下,大家都追眼前利益,长期问题没人愿意买单。
-
不对称:有人掌握的数据多,有人只看八卦新闻,输入质量差距大。
所以问题不在「Democracy 没用」,而在「怎么把算力用好」。要提高质量,就得改善算法——比如事实核查更快、沟通渠道更顺、激励机制更合理。
AI 来了,我们要想清楚这机器怎么玩下去
现在关键的问题来了:AI 到底是帮 Democracy 算力加速,还是把它取代?
如果 AI 被用来帮大家过滤信息、预测政策后果、给出多角度的分析,那它就是 Democracy 的加速器。Democracy 机器原本吵吵闹闹,现在有了个聪明的助手,能帮忙扫掉很多噪音。
但如果 AI 被少数人控制,那就危险了。它可能变成超级单机,把算力抽走,制造一个看似高效却没有纠错能力的新 Autocracy。
所以未来的关键不在 AI 能不能超越 Democracy,而在我们能不能让 AI 成为 Democracy 的一部分。开源、透明、分权,让不同群体都能用到它,而不是只有某几个机构垄断。
说到底,Democracy 的算力不是完美的,它慢、它乱、它经常让人失望。但它有个别人替代不了的特性:容错。它允许犯错、允许修正、允许多元共存。复杂世界里,容错比速度更重要。
谁能把更多人的判断有效汇合起来,谁就能走得更远。摩尔定律可能有极限,但 Democracy 的算力,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变复杂,就永远有上升的空间。
全文配图|Loop。这是一部由阿根廷导演 Pablo Polledri 执导的动画短片。 它用抽象和重复的视觉语言来刻画一种机械化、人被制度化的社会:人们像齿轮一样运转,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行为,直到被「爱」打破......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Metis 致社区公开信: Metis 不再“只是 L2”
序幕 Metis 始终坚持一条清晰的路线,最近一次是在 2025 年 3 月 6 日的 ETH Denver 上。从一开始,我们的目标就始终如一:不做另一个 Layer 2,而是构建一个不断发展、不断
-
AI Crypto 的 AI Agents 支付赛道
关于谷歌的AP2支付协议,这几天网上仍然有不少文章在探讨它对AI以及加密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文章末尾也有读者留言问了一些问题。 比如读者问,既然谷歌发布了AP2协议,那么此后其它公司再发布类似的协
-
CEX平台币销毁回购大对比,谁的模式更健康?
真正的创新不在于销毁本身,而在于销毁的持续性和透明性。作者:Darshan Gandhi ,Polaris Fund编译:深潮TechFlow深入探讨中心化交易所 (CEX) 及其代币销毁:机制、频率
-
Tron 削减 60% Gas 费,靠“增量”来对抗单价有奏效?
作者: Chloe, ChainCatcher上月 26 日 Tron 实施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费用削减,孙宇晨表示,“该提案对于用户来说是实打实的利好,降费 60%,一般网络拿不出这样的魄力,”另外他也
-
9月25日市场关键情报,你错过了多少?
精选要闻1、Plasma 已将超 10 亿枚 USDT 转移到 USDT0,为主网启动做准备2、XPL 盘前 1 小时涨超 15%,现报 0.8443 美元3、加密市场延续颓势,以太坊险破 4000
-
1001 Festival Seoul:K-culture × CT culture 的「夏末最后一口」
独属于 KBW 的一场“lats taste of summer”的场景化实验。在首尔江南的 RAUM Art Center,9 月 24 日的夜晚被彻底点燃。大厅穹顶的灯阵闪烁不止,韩国嘻哈歌手 G
-
LBank Labs首尔“全球区块链论坛”:从政策框架到技术前沿的Web3全景探讨
加速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聚焦合规基础设施、AI与区块链融合及RWA应用。9月22日,由LBank Labs联合韩国议员闵炳德、韩国区块链产业振兴协会(KBIPA)举行的"全球区块链论坛"在韩国首尔国会
-
下一代公链何去何从?ZK 将重构高效与可信的数位经济
公链作为数位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其发展正遭遇严峻的瓶颈。尽管承载着去中心化、开放透明的愿景,但主流公链在现实应用中普遍面临着网络拥堵、交易成本高昂以及隐私保护不足的核心问题。这些限制不仅阻碍了大规模应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